黄昏的奉化,热气还未退散,尚田大街溪汪村一座农家小院里,月季、荷花、绣球花争相盛开,千年木、石楠、小叶黄杨等绿植绿意葱葱,面积不大,但朝气蓬勃、景色宜人。“90后”妈妈唐圆正慵懒地坐在秋千里,四岁的女儿酱酱蹲在院里的石板路上,观察小蚂蚁爬进爬出,风暴娱乐奶奶王甩玲从屋里头捧出自己种的大西瓜,一刀切开,红彤彤的瓜瓤立马招引了一家人便围坐到桌边。“这大概就是向往的村庄日子吧。”唐圆感叹。

半年前,这座小院还是“灰色”的——灰扑扑的地上、灰扑扑的围墙、灰扑扑的菜地。“每次来奶奶家,酱酱待不了多长时刻就吵着要回家。”唐圆无法地说,在城市里长大的女儿总是不太适应农村日子,而唐圆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,工作之后才在城里安了家。回忆起小时候的日子片段,唐圆想到的是清晨树梢间叽叽喳喳的麻雀,夜晚笼罩在月光里的老屋,夏天在清凉的溪水里抓鱼,秋天和小伙伴们在金灿灿的田野里追逐打闹。“希望给我的女儿多一些触摸农村的机会。”为了让孩子喜爱上村庄,今年年初起,唐圆花大半年的时刻对奶奶的小院进行了改造。

暴露的地上铺上了绿色的草皮,垒起的花坛里栽种上了形态万千的花草,老人家舍不得丢掉的大水缸里也种上了荷花、养起了鱼。按唐圆的规划,宅院里高低错落处处是景,每季每景各不相同。此外,唐圆还为奶奶打造了菜园,种上茄子、南瓜、青瓜等各种蔬菜,细巧的菜园里铺了一条石板路,风暴平台石板间隙用白色的小石子填满,提升“颜值”的同时也方便行走。“奶奶年纪大了,我特别把菜园里的土垒高一些,这样她种菜的时候就不必折腰,没那么辛苦。”墙面和花坛都被粉刷成白色,窗外挂起了竹帘,整个宅院显得愈加亮堂、整洁。在宅院空余的当地,散布着太阳伞、桌椅、秋千以供歇息,还有小朋友玩耍的跷跷板。

时隔半年,再次推开奶奶家的大门,景色宜人的农家小院跃然眼前,白墙绿茵,芳草鲜艳,日出可浇花,日落可摘菜,晚间可纳凉。女儿酱酱一瞬间跑去看哪一朵花要开放了,一瞬间玩玩宅院里的跷跷板,一瞬间又吵着要给花花草草浇水。“妈妈,这儿太漂亮了!”被太阳晒得小脸通红的酱酱跑过来,满眼振奋。“改造完之后整洁、漂亮了许多。”奶奶王甩玲也不由得给小院的“颜值”点赞。小院改造完后,村里几个好姐妹也常在日落时分过来坐坐,吹着晚风、说家常,好不惬意。
但在唐圆看来,小院还有很大的改造潜力,“我计划继续种更多种类的植物,也能够养一些小动物。今后院里不仅能够种菜种花,还能够收鸡蛋、喂鱼......”唐圆希望女儿酱酱能够在这个小院里,收成对大地、对四季变换的认知,让她理解,村庄也是很美的。
支付宝扫一扫
微信扫一扫